蛋白质结构变化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若蛋白质的折叠发生错误,尽管其一级结构不变,但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仍可影响其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疾病发生。有些蛋白质错误折叠后相互聚集,常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产生毒性而致病,表现为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沉淀的病理改变。扩展资料蛋白质变性后,分子结构松散。
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使酶变性
正确答案:B选项B错误,酶促反应受酶浓度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选B。
加热可使血红蛋白变性原因是高温导致其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对吗
错误加热可使血红蛋白变性,原因是高温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加热可使血红蛋白变性,原因是高温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并非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高温让蛋白质变性,主要是改变其空间结构。并不会改变其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也不会改变基因。
蛋白质变性就是因为肽键断裂改变了一级结构
参考答案:错误
蛋白质变性后和变性前在280nm处测吸光度有差别吗
蛋白质变性后和变性前在280nm处测吸光度是有差别的。蛋白质变性后,在280nm处的吸光度变化存在争议,有的资料表明吸光度会增加,有的则。变性后吸光度降低但各种教材都没有提及是升高还是降低。按照1997年考研答案说吸光度增加是错误的。但按照1995年考研答案,吸光度增强。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的分馏B硝酸使蛋白质变性C煤的干馏
试题答案:A.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失去活性吗
这句话不正确,这对于蛋白质变性的理论理解错误。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作用是可逆的,说明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大。这时,如。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染体上的主要成分之一B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复合物,B正确;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时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D、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结构改变,一般不可能发生逆转,D错误.故选:D.
的是A蛋白质的盐析B蛋白质的变性C乙酸乙酯的水解DFeCl3的水
使蛋白质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加水又能溶解,是可逆的,故A错误;B.在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或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是化学变化,不可逆,故B正确;C.乙酸乙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CH3COOC2H5+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HO溶液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A.NH42SO4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B.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C错误;D.聚碳酸酯中含有结构,故D正确.故选D.